基础护理学第七版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患者李某,女,68岁,因“持续性上腹胀痛2天,呼吸困难6小时”急诊就诊,以“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既往有“胆囊炎、胆石症”15年。进入ICU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抗生素治疗。因血氧饱和度88%,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24小时后予以气管切开。入院第4天,患者嗜睡,呼吸道有脓性痰液,测体温38.2℃,听诊双下肺底闻及湿啰音,床旁胸片提示肺内出现浸润性阴影,痰培养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请思考:
(1)该患者所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
(2)导致该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有哪些?
(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该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4)从空气消毒的角度分类,ICU属于医院环境的哪一类?如何进行ICU空气消毒?
2.患者万某,男性,35岁,近2周来自觉乏力、食欲减退,间断咳白色黏痰,伴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门诊拟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肺部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示“两侧肺野密布粟粒状阴影,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请思考:
(1)对此患者应采取何种隔离种类及哪些隔离措施?
(2)如何划分患者所住病区的隔离区域?如何加强隔离区域的管理?
(3)医务人员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4)患者出院时如何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 (1)该患者所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医院感染。因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符合医院感染的定义。
(2)导致该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可能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自然防御屏障,使得细菌容易进入肺部;呼吸机管路污染,如管路内积水、积痰等;患者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导致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时间卧床,缺乏活动,使得肺部排痰功能减弱。
(3)预防该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包括: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管路和湿化器;保持患者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促进肺部排痰功能。
(4)从空气消毒的角度分类,ICU属于医院环境的Ⅲ类环境。ICU空气消毒的方法包括: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注意避免紫外线照射到患者和医务人员;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等设备,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2. (1)对该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离,并采取以下隔离措施:将患者安置在单独病房,关闭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外出时应戴口罩,避免随地吐痰;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接触后应及时洗手;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2)患者所住病区的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等,应保持干燥、清洁、无菌;半污染区包括走廊、病房门口等,应定期清洁、消毒;污染区包括病房、患者卫生间等,应严格消毒处理。为加强隔离区域的管理,应建立隔离区域管理制度,明确各区域的职责和要求,确保各项消毒措施得到落实。
(3)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包括穿戴防护用品、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风险。
(4)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包括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病房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应根据不同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要求。同时,还应做好消毒记录,以备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