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押第1通关知识点2024年考研政治-湛江考研培训
第一通关知识点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本知识点是今年大纲和教材新增内容。哲学中其他关于“本质属性”的提法:
①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②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③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2、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评价结果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科学的任务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表现为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都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事物的现象错综复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所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太深刻到深刻的过程。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①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注意这个说法里“它的使用价值”就是指劳动,因为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因此,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不要错误地理解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变化在有效降低信息获取、资源匹配和商品交换成本,有力推动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的同时,也推动资本积累方式从一般产业资本积累向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积累转变,国际金融资本的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的特征。
本知识点是今年大纲和教材新增内容。
5、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从思想路线的角度,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而且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还把实事求是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强调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本知识点是今年大纲和教材新增内容。
6、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本知识点是今年大纲和教材新增内容。
7、“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发挥着统摄作用。“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治国理政各方面作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对新时代伟大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全景式地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六个必须坚持”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
8、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是共产主义社会三个基本特征中的另外两个。
9、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0、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只有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各类要素、各个领域、各方资源、各种手段,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1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搞新文化运动,并不是要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的,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早已被推翻。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的,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早已被推翻。
12、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在该纲领上签字的群众达几十万人。1933年11月,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此前,其代表同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反蒋口号。
2023年是宋庆龄诞辰130周年。
13、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4、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积极引导、稳步前进,是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是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
15.、法律的普遍适用,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法律的优先适用,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法律的不可违反,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这一知识点在2023版新教材中更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优先适用和不可违反”。
16、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17、人在自然面前不是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但人的能动作用不能脱离自然规律的轨道去盲目发挥,否则势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题干中的农林牧复合系统空间布局合理,符合真理尺度;其目的是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符合价值尺度。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采用不同的农林牧生产方式,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18、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9、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可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0、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1、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辅助性的,但又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爱国的阶级,在政治上有影响力,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这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不存在谁代表谁的问题。
22、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比如,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提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理论;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理论;等等。
本知识点是今年大纲和教材新增内容。
24、中国共产党领导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方向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究其根本就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5、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擘画,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26、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根植在中国人内心,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C错误。
27、“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28、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革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共二大在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同时,也强调为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标志着党明确提出了统一战线政策。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确立100周年。
29、1943年,针对国民党借共产国际宣告解散而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要求解散中国共产党等论调,中共中央进行有力批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他根据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关于中国抗战应该依靠国民党的指示精神,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活动限制在国民党允许的范围内,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许多正确观点和政策提出批评。这些错误观点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坚决抵制。毛泽东1956年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本知识点是今年大纲和教材新增内容。
30、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2023年是“五一口号”提出75周年。
31、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个人理想的确立不能只凭个人的主观愿望,而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要求;个人理想的实现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事情,而是要担当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说,个人理想是由社会理想规定的。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导向,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指引。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不是叠加。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第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结论。第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第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33、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未来5年(2024-2028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