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第四章第5次模拟答案-湛江专升本培训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2.B 3.A 4.A 5.A 6.B 7.C 8.C 9.A 10.B 11.B 12.B 13.D 14.A 15.A 16.D 17.D 18.C 19.C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ABCD 22.ABD 23.BC 24.AB 25.ABCD 26.AC 27.ABCD 28.ABD 29.ABD 30.AB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简要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31. 错误。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确定的基本方针为:“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社会矛盾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2. 正确。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要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提出了要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要打破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反复强调不要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这种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中国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3.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的理论成果主要有: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①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①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② 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① 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需的。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②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为: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所取得的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汲取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许多独创性的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5.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1)对敌我矛盾:采用专政方法,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2)对人民内部矛盾:采用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
五、论述题(10分)
36. 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中,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了严重的挫折。主要经验教训包括: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而应该将它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释放出更大的力量,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注意不能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从实际出发,从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最终到达自由王国。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社会形态的不同不能成为我们闭关自锁,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联系的原因,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要比资本主义国家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为此,我们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六、材料分析题(15分)
37. 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6分)
上述材料说明了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是正确的,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依据是,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党的八大从我国当时的国情和实际状况出发,认真分析我国的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对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了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符合我国国情,是科学的判断,对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结合材料,谈谈对国内矛盾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的?(9分)
对国内矛盾的认识:
①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因此是中间阶级。
② 在1952年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之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要实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
① 政治思想领域的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②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③ 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④ 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⑤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⑥ 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