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2024年护理综合押题:第1-3章名词解释-湛江专升本培训

2023-08-16

基础护理学押题要点【第一章至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为病人体内或体表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3.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4.感染源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指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

5.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以空气为媒介,随气流流动而导致的疾病传播。

6.飞沫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7.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8.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并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9.灭菌保证水平是灭菌处理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通常表示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10.电离辐射灭菌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发射高能y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进行辐射灭菌的方法。

1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化学制剂。

12.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13.预防性消毒指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14.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可以是传染病病人住院、转移或死亡后,对其住所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也可以是传染病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15.随时消毒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所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6.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

17.洗手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8.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9.标准预防是基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20.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病人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21.保护性隔离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

22.环境: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3.相对湿度: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24.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之间产生和发展的工作性、专业性和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