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759-2296349

课程咨询微信号:619809370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81号新宇大厦501室

新闻中心

2024年考研《教育心理学》密押试题4答案教育学311

2023-12-08

第四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或程序的身体或认知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技能要通过练习而形成,不是本能,也不是潜能,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2)技能是合乎规则或程序的活动方式,区别于随意行为;(3)技能是身体或认知活动方式,不是活动程序,技能的掌握不是通过言语表述,而是通过实际的动作活动表现出来的。

2.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观念性——活动的对象是内部思维。(2)内潜性——活动的对象是看不见的。(3)简缩性——动作可以简略和合并。

3.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在心智技能中,根据适用的范围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专门心智技能和一般心智技能。专门心智技能是为某种专门的认知活动中所必需的,也是在相应的专门智力活动中形成、发展和体现出来的。例如,默读与心算等技能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专门心智技能。

4.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动作技能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和扩展性,但是要知道动作技能的特点远不止于此,我们是在与心智技能对比的条件下总结了动作技能的主要特点。所以这道题要理解题干的含义。题干描述的是动作技能的精确性。

5.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动作技能一旦学会,学习者不仅知道了动作程序需要的概念、产生式,形成了动作程序的映象,而且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动作程序图式。

6.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操作的模仿阶段:个体将其在操作定向阶段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但是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各要素相互干扰,个体动作主要靠视觉控制。

7.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在整个示范过程中,教师要防止学生的认知负荷超载,每次示范的信息量和速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8.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练习过程中技能的进步情况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练习曲线表明,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高原现象,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是,在高原期后,练习曲线又会上升。

9.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在技能的练习中,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是提高练习效果的有效措施。其中内在的动觉反馈促进学生对动作的动觉控制替代视觉控制。题目中的表述是让学生建立动作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者内在反馈的作用,提高学习者对各种肌肉动作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

10.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划分成5个阶段,其中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是指运用实物或者模型、示意图等进行教学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将动作展开,让学生实际完成每个动作,对应题目中的例子。

11.A。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封闭性技能是一种完全依赖内部肌肉反馈作为刺激指导的技能。题干中的在黑板上徒手快速画一个大圆就属于封闭性技能。

12.C。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限定词法即联想法,如马克思的生日:181855——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

13.A。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题干中描述的前后影响是积极的,属于促进,排除CD两项。前面的学习有助于后面学习类似的信息,属于前摄促进。

14.B。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近位效应又称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对中间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的现象。

15.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或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如组织策略、复述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对知识加工的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资源管理策略是对可用环境和资源进行加工。题目中属于对知识加工过程的监控,属于元认知策略。

16.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学习者的努力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动机控制、环境管理及自我强化等策略。选项中描述的关系可以链接到学习任务难度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因此中等难度的任务,动机水平越高,更容易激励自己。

17.B。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类题目。学会如何学习就是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

18.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AB两项都属于学生学习中的活动,没有涉及策略;C项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

19.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A项作关系图是运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B项列提纲是以简要的语言来描述新知识的内在层次,体现出知识的组织结构;C项运用理论模型是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某个过程之间的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的。题干中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没有涉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属于列提纲。

20.A。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类题目。时间管理策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策略。将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属于对时间的规划与安排,高效率利用时间。

21.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或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主动性:学习者采用学习策略一般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只有反复使用策略才能达到自动化的水平。有效性:学习策略应用的结果一定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否则不能被叫作策略,B项错误。过程性: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策略,它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方面的问题。程序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2.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在记忆中,我们更倾向于记住最开始的事情和距离我们最近的事情,分别叫作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根据首因效应,教师应当把重要的、最基本的概念放在一课堂的开始。

23.A。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根据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可知,开始阶段和最后阶段所得信息比其他信息更易被记住。

24.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但是它没有提出发展智力的方法。C项的描述过分夸大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25.B。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安德森认为问题解决具有三个特征。(1)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2)问题解决包括一系列的运算,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都要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操作。(3)问题解决具有认知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须有认知成分的参与。因此,问题解决是内在认知的参与,一般不易被察觉到。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因此问题解决是个人化的,存在个体差异性。例如,同样一道题目,有的学生认为很容易解答,有的学生却认为很难解答。

26.A。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一般能力,通常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BCD三项属于特殊能力。

27.A。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类题目。斯腾伯格的成分亚理论解释了影响智力水平的基本信息加工成分,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帮助我们决策做什么,并激活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因此,在智力成分中起核心作用。

28.B。解析:此题属于拓展类题目。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智力,统称情境智力。

29.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的概念赋予智力新的含义。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的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真正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的智力。

30.D。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专家和新手相比有以下特点。(1)专家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在下棋中,专家经历过大量真实的棋局,所以更能记住真实的棋局,是超级的再认者,而随机的棋局不存在于专家的经验之中,因此,AB两项正确,D项错误。(2)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尾到头地解决问题;专家或者立即推理,或者搜集信息,从头到尾地解决问题,即一种再认的过程。

31.C。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问题解决的前提是需要构成问题。问题指的是给定信息和目标情境之间存在的障碍需要加以解决的情境。AD两项表述中,给定信息和目标情境相同,不构成问题;B项属于操练或练习,问题解决中的问题需要是新的问题;C项机械记忆一串电话号码符合问题的条件,个体需要从无法记忆电话号码达到记忆电话号码的目标情境,并且存在的障碍需要加以解决。

32.D。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医生给慢性病人用药,很难预估最佳剂量,需要通过尝试并观察病人的变化,再决定下一阶段用药的剂量。因此,适宜采用爬山法。

33.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空间智能指能以三维空间的方式思考,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的内容表现出来。题干中物理教师的描述为学生提供比喻或视觉表象,属于空间智能教学应用。

34.B。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道德情感的作用有以下四点:(1)可以激发、引导人的道德认识。D项正确。(2)使人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而拒绝另一种道德概念。B项错误。(3)使人乐于接受某人的道德教育,不愿接受其他人的。C项正确。(4)调节、控制人的道德行为。A项正确。

35.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妈妈的做法显然属于正向道德引导;爸爸的做法属于负向道德引导,二者不一致,不能起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作用。

36.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它与道德认知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37.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自居作用又称为求同作用、表同作用或同一化,是国外犯罪心理学的术语,是指出于一种动机有选择地模仿别人的某些特质,以掩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的心理防御机制。有选择地模仿属于社会规范认同中的偶像认同

38.C。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社会规范的认同作为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与行为上与社会规范趋于一致,产生价值认同。

39.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A项,习得效应是指通过观察习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B项,情绪唤起效应是指看到榜样表达的情感,在观察者身上容易唤起类似的情感;C项,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不良行为受到社会谴责,观察者会暂时抑制受到谴责的不良行为;D项,反应促进效应是指通过观察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先习得的行为。

40.D。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类题目。D项学生自身意志薄弱属于主观原因。

41.A。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认同的特点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内化的特点有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二者相同的特点为自觉性、主动性。

42.D。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跟随别人走,属于从众现象。

43.C。解析:此题属于理解类题目。小组道德讨论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如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

44.C。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他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想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2)他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他们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题目中表述的情况就是如此。(3)自律道德阶段:儿童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开始考虑行为动机,逐渐走向成熟。

45.C。解析:此题属于记忆理解类题目。道德认知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1)言语说服:对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更适合只提供正面论据,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对低年级的学生,提供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更为有效,对高年级的学生,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为有效。C项错误,D项正确。(2)小组道德讨论: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可以将道德判断不同的学生组成一组,在教师的启发下协调彼此的分歧,帮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3)道德概念分析:需要经过界定概念一举例一讨论三个步骤。例如,在界定了谎言这一概念之后,教师需要用大量的情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情境下的谎言是善意的,什么情境下是不可以说谎的。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也高。

答:错误。

(1)创造力高的人,一般智力较高。但是高智力者,创造力可高可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也就是说,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智力是创造力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智力高的人创造力不一定也高。

 

 

47.功能固着总是会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

答:错误。

功能固着指个体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初次看到的制品的用途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功能固着会使人难以发现事物功能的新异之处,影响人的思维,因此会阻碍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顺利解决。功能固着的形式与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其作用的好坏要视具体情境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48.内化是社会规范接受及道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

答:错误。

认同是社会规范接受及道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其重要性首先表现为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其次,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最后,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内化是一种高水平的接受和遵从态度。规范的内化行为表明个体不仅接受了规范本身的含义,同时也接受了规范的价值及价值观。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答:(1)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2)三阶段的具体内容:

①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要了解问题的各个子目标及其达到子目标所需要的步骤。

②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随着对某一技能的不断练习,学习者对解决问题的法则的言语复述逐渐减少,直至能够直接再认出某一法则。在该阶段,个体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

③自动化阶段。此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安德森认为,复杂技能的学习可以分解为对一些个别成分的法则的学习。但这些个别成分并不是分散、孤立的,而是可以组织成一个大的技能学习过程。

50.简述精细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的异同。

答:(1)精细加工策略:指通过把新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图式使信息合理化。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①简单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等。②复杂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做笔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背景知识、主动应用、有意记忆等。

(2)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①列提纲;

②作图表;

③运用理论模型。

(3)相同点:都属于认知策略,都是对知识的编码,目的都是使知识有效地存储起来。

(4)区别:组织策略是将所学的知识分成若干子类,并表明这些子类的逻辑关系,以致形成整个知识逻辑上的层次结构,即形成通常所说的知识“金字塔”。尽管这两种策略都是完成对知识的编码工作,但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与精细加工策略相比,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

51.简述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1)个人因素:

①智力因素:智力影响着个体的创造力,一个人的智力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具有创造力。②知识基础:个体的知识储备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就谈不上

创造。③认知风格:直觉型认知风格对个体创造性的作用不显著,场域独立性和创造性之间存在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人格特征:人格特征为创造活动提供了心理状态和背景,个体在进行创造活动时的心理

状态和背景是否良好对创造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动机:动机是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驱动力,创造活动离不开动机的维持和激发。内部动

机更利于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2)环境因素

家庭:包括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榜样行为等。

学校:包括教师的态度、课堂气氛、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环境等。

社会环境:民主型开放环境更能推动创造性的发展。

5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答:(1)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讨论制定的公约、规则会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群体中意见高度一致,行为取向一致,这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规范力。

(2)道德自律:品德培养应该使学生达到道德自律的水平,即能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自律行为的主要环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

(3)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让学生坚持有意练习。

(4)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

(5)合理慎重地使用惩罚。

(6)让学生远离犯错误的情境。

53.简述态度的构成及其关系。

答:(1)态度的含义:态度是人对客观对象、现象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其实质是对外部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态度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意向成分三个成分构成。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的认识和评价,是态度得以形成的基础。对于同一对象,不同个体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有些态度是基于正确的信息和信念的,而有些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和信念。

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或情感性体验,表现为人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憎恶、亲近或冷漠等。它通常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

行为意向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可能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倾向,表现为接近或回避、赞成或反对等倾向。它构成态度的准备状态,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行为意向不等于行为本身,有行为意向并不等于一定会发生实际行为。

(3)态度成分之间的关系:

各有特点,协调一致。以认知成分为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在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意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存在不协调的情况。研究发现,情感成分与行为意向成分之间的相关比较高,而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认知成分与行为意向成分之间的相关比较低。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答: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是由学生的品德不良造成的,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a.家庭方面:养而不教,重养轻教;宠严失度,方法不当;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家长生活作风不良,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b.学校方面: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差或者有缺点的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对他们冷淡,甚至是歧视他们,使他们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的形成。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对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c.社会方面:社会环境中也会有很多消极影响。如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会误导学生,再如社会中也有具有各种恶习的人,当青少年受到坏人的挑唆时,就会引起品德不良。所以,我们应该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滋养青少年的成长。

主观原因:错误的道德认知;异常的道德情感;薄弱的道德意志;不良的道德习惯。

(2)如何纠正与教育学生的这种行为?

答: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以充满信任的教育和关爱,消除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教师不能歧视、打击有违规行为的学生,应给予其特殊的关爱,经常了解这类学生的所思所想,建立师生间的合作、依赖关系,沟通内心世界。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认知疗法和道德辩论、行为矫正和移情训练,消除不正确的道德认知、行为障碍和情感障碍,为社会规范的接受扫清道路。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在集体活动中激发道德情感。基于正确的教育观将违规学生身上所有向善的可能性激发出来,再通过集体活动激发其自身的自尊心与道德自尊感。

加强道德意志训练,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以事实为基础,采用开放式民主辩论活动以及构建情感教学模式与活动教学模式来转变传统的德育模式,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

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通过劳动教育、军训、合理愿望教育以及妙用精神鼓励与延迟奖励这些训练来增强违规学生的道德意志和情感。

学校、家庭、社会全方面配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对违规学生进行综合矫治,为他们创造纠正背离社会规范行为的良好生态环境。

55.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答:材料中的实验说明功能固着会影响问题的解决。功能固着指的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固有看法。

对教学工作的启发:在教学中,教师应摆脱功能固着思维,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多样性,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如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请指出问题的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影响问题的解决因素还包括以下方面:

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也就是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表征方式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它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方式反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等。

个体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相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是相似情境的问题,则先前的经验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反之,可能会产生阻碍。同时,专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新手更强一些。

个体的智力与动机。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动力因素,也会有重要影响。

思维定势。这是指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续活动进行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个体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它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指的是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具有启发性,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原型,如根据飞鸟发明飞机,飞鸟即原型。酝酿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暂停下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去做其他的事,几个小时、几天或是几周以后,可能会忽然想到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56.请在I两道试题中任选道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分。

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学习策略?

答:材料中体现了认知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意义的策略。一个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得越多,能回忆出该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提取的线索也就越多。材料中的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将信息联系起来,通过上下文的关系去理解背诵,这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一种意义识记。

(2)用相关学习理论解释“我先让他了解文章的内容及前后的关系,再逐个背段落,最后背全文”。

①体现了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与认知同化理论。a.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b.认知同化理论指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就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材料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去背课文,而是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理解课文内容及前后关系,之后这也成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去背段落,背课文。这样,学生背的是体系,进行的是有意义学习,也是认知同化的过程。

②体现了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布鲁纳认为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必要性在于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容易记忆学科知识。材料中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去背课文,而是先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前后关系,理解基本结构,从而掌握整篇课文的结构,再逐个背段落,最后背全文。

(3)“教师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体现了什么学习理论?

教师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倡导“非指导性教学”。他提出教学应该提供一种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在这个气氛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条件,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的含义:

①非指导性教学不再是具体指导知识教学的过程,而是另一种指导,即指导学生学习的心理氛围,“非指导”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

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③非指导性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习的良好心理氛围。良好的心理氛围包括以下因素:

a.真诚一致。b.无条件积极关注。c.同理心

 

II.(1)分析材料中事件发生的原因。

答:原因:外在奖励会降低内部动机。奖励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奖励上而不是任务本身上,他们的表现越来越敷衍,他们做事越来越斤斤计较,总在绞尽脑汁用最少的努力赢得最大的奖励,而不是想方设法创造高质量的产品。材料中的第一组儿童由原来的为兴趣而学变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学”,极强的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导致自由活动时画画时间减少。而另外两组即使没有奖励仍然继续用心画画,这是因为他们对画画有极高的热情,有无奖励对他们的作用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强烈时,可以适当给予精神奖励,但没有必要马上给予物质奖励。

(2)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奖励。

一般来说,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奖励也不是万能的。外部奖励反而可能会削弱内部动机。实际上,奖励的本质比奖励的形式更为重要

对奖励的成功运用取决于奖励时间和方式的恰当。教师要奖励个体的良好成绩和表现,而不是奖励参与活动;奖励是对能力的认可;奖励要针对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奖励的内容属于社会性的而非物质性的。

奖励最好用于完成常规的任务而不是新的任务,用于具体的、有目的的学习任务而不是偶然发现的学习任务,用于更多关注行为速度或者结果质量的任务而不是关注创作性、艺术性的任务,最好把奖励作为促进学生达到行为技能标准的动力。

奖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而对于少年期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评价效果更好。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对于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严格要求。对女生宜个别谈话,切忌当众严厉指责。只有这样,奖励才能起到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